公立醫院“去編”還是“增編”?衛健委回應了!
近日,******衛健委「對十三屆全***人大三次會議第7818號建議的答復」吸引了不少醫務人員的關注,再次掀起了關于“編制”的熱議。
針對人大代表關于增加醫務人員編制的建議,******衛健委在回復中明確表示:
“公立醫院編制是穩定和吸引醫務人員、保障公立醫院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是******滿足人民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重要制度保證。公立醫院編制資源必不可少,公立醫院編制非但不能弱化,還需進***步強化保障措施。”
這樣***個回復,無疑讓很多醫務人員犯起了嘀咕,公立醫院不去編了?還有可能拿到更多“鐵飯碗”?
01 關于“去編制”利弊的爭議
新醫改以來,我***醫療體制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公立醫院醫療體制下的核心供給端,也面臨著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醫院“去編制”,已經成了醫療圈***熱的話題之***,圍繞去編利弊的爭議***直在進行。
對于“去編制”,不少醫務人員都秉持“醫療不適合私有化”的觀點,他們認為,***旦取消編制,***先會被私立醫院挖墻腳,如果待遇福利跟不上,將導致大批人才流失;而支持者則認為,編制就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已經不適宜當前近乎完全市場化的醫院。他們認為醫生取消編制,就等于拿去了孫悟空的緊箍咒,醫務人員的就業機會將更加自由。
從這些觀點可以看到,對于不同醫務人員而言,有人覺得編制是枷鎖,但也有人認為編制是溫床。不是每個醫務人員都愿意離開溫床,在部分人眼里,體制也有體制的“好處”。這個“好處”主要體現在哪?主要是三個方面:工作穩定性、收入待遇和個人歸屬感。
丁香園曾做過調查,有超過六成的醫護認為有編和無編的收入待遇有差別,具體表現在:同工絕對不同酬,在基本工資、績效、五險***金和退休金的差距,有編制的人公積金更多,養老保險交的也比較多,編制內人員還有職業年金。沒有編制的收入直接就相差了50%。
或許關于“去編制”的爭議,并不是不是真正關系“編制”,而是編制背后的收入待遇和各種福利,醫護們想要的是公平待遇,同工同酬,按職稱和能力發工資,并希望編制不要是限制人才和醫院的發展的籌碼。
02 公立醫院“去編制”,大勢所趨?
盡管業內“去編制”爭議不斷,但在大醫院方面的去編化,******態度***直很鮮明:同工同酬,通過提高編制外醫護待遇從而弱化編制帶來的福利以及其他。
公立醫院去編化***早可追溯到2011年《***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該文件明確:在制定和完善相關編制標準的前提下,逐步實行機構編制備案制,建立并規范備案程序。簡言之,基層醫療編制仍然保持不變,但公立醫院,尤其是三甲公立醫院、高校附屬醫院將逐漸去編化。
隨后,多地開始探索。2014年北京醫改方案實行醫務人員取消編制,實行聘用制同崗同酬;2015年6月,深圳成為全***第***個出臺公立醫院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試點城市;2016年,人社部李忠的發言,將去編正式提上******日程。
2018年12月,******衛健委聯合6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明確全***148***醫院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全面推行聘用制,實行合同管理。
倍感遺憾的是,盡管******態度鮮明,但由于財政投入有限,編制外醫護待遇如何提高?資金從何而來?這些問題***直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也導致去編化***度受阻。
03 衛健委回應,到底是“去編”還是“增編”?
再回到文***大******關心的問題,******衛健委提出“公立醫院編制非但不能弱化,還需進***步強化保障措施”,看到這,肯定有不少同仁會感到疑惑,這不是在去編制化嗎,還談啥強化保障措施啊?難道******是意識到現實問題,又決定給醫護個人分配編制了嗎?
筆者認為,“強化保障”并不與“增加編制”劃等號,“強化保障”和“編制改革”也并不沖突。“公立醫院編制非但不能弱化,還需進***步強化保障措施”,或可能指的是擴充公立醫院的編制池,而非給到更多的個人編制。
打個比方,******可以分更多的「房子」給醫院,但是醫生只能在在崗時居住,***旦離職,「房子」便和醫生本人無關了,可多分「房子」不就是加強了保障嗎?也就是說,未來即使增加編制名額,也更可能與醫院分配到******撥款的配額相掛鉤,而非個人。這也在***定程度上弱化了編制對于醫務人員個人的意義。
所以,在當前形勢下,廣大醫護人員必須意識到,雖然公立醫院“去編制”改革依然任重道遠,但可以肯定的是:得到“鐵飯碗”并不能高枕無憂,“編制”已然不再是真正的倚靠,能力才是咱們真正的“護城河”。
注: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