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的原理是什么?起搏器的使用方法?起搏器的適應癥?
大***可能不知道,起搏器其實并不是近些年才新生出的產物,早在1958年第***臺心臟起搏器植入人體以來,起搏器的制造技術和工藝快速發展,功能也日趨完善。
在現實應用中,起搏器成功地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生命的同時,起搏器也開始應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電性疾病,如預防陣發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頸動脈竇暈厥、雙室同步治療藥物難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對于起搏器的作用很多人可能多少有些了解,但是對于起搏器的工作原理大多數人可能并不太清楚,在起搏器里有***個關鍵的東西,那就是脈沖發生器,它會定時發放***定頻率的脈沖電流,然后通過導線和電極傳輸到電極所接觸的心?。ㄐ姆炕蛐氖遥?,使局部心肌細胞受到外來電刺激而產生興奮,并通過細胞間的縫隙連接或閏盤連接向周圍心肌傳導,導致整個心房或心室興奮并進而產生收縮活動。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心肌必須具備有興奮、傳導和收縮功能,只有具備了這個前提條件,心臟起搏方能發揮其作用。
在應用中,人工心臟起搏器***共分為兩種,***種是臨時的,***種是***的。不同的癥狀和需求對應使用不同的品種。
顧名思義,臨時心臟起搏是***種非***性植入起搏電極導線的臨時性或暫時性人工心臟起搏術。起搏電極導線的放置時間***般不超過2周,起搏器均置于體外,待達到診斷、治療和預防目的后隨即撤出起搏電極導線。
如仍需繼續起搏治療則應考慮置入***性心臟起搏器。任何癥狀性或引起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心動過緩患者都是臨時心臟起搏的使用對象。臨時心臟起搏的目的通常分為治療、診斷和預防這***類。
而***心臟起搏卻大有不同,隨著起搏工程學的完善,起搏治療的適應證也逐漸擴大。早年植入心臟起搏器的主要目的是為挽救患者的生命,目前尚包括恢復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目前主要的適應證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嚴重的心跳慢、心臟收縮無力、心跳驟停等心臟疾病。
它的適應癥患者大致包括為:竇房結功能不全者;成人獲得性房室傳導阻滯(AVB)者;慢性雙分支阻滯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傳導阻滯;頸動脈竇過敏和心臟神經性暈厥者;竇房結功能不全者;成人獲得性AVB者;慢性雙分支阻滯的患者。
當然了,指南并沒有涵蓋所有的臨床情況。就某***個具體患者而言,***心臟起搏的指征并非總是明確的。通常來說,不可逆性、癥狀性心動過緩是植入***心臟起搏器的主要指征。具體還是得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患者的意愿、經濟狀況等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由負責醫師做出是否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決定。
電子儀器在使用過程中,難免可能會出現***些故障,心臟起搏器也不例外,常見的故障表現為無刺激信號、不能奪取或者不能感知。
無刺激脈沖可能出現以下常見原因:
如放置磁鐵后可解決問題,則多半原因是過感知或使用了正常的***些起搏功能如滯后。前者多由于電磁干擾、肌電位、交叉感知或T波過感知等引起,應降低感知靈敏度,而后者無需處理。
電極導線或起搏器故障:可能是由于與起搏器相連的螺絲松動或脫接、電極導線導體故障或電極導線絕緣層破損或電池耗竭。處理方法為:重新手術旋緊螺絲或更換起搏電極導線或起搏器。
不能奪獲可能有下列原因之***
起搏閾值升高電極導線末端電極的輸出不能有效刺激與電極相連的心肌,是為傳出阻滯。處理:可臨時提高輸出電壓,糾正可能引起的原因,如應用激素、糾正電解質紊亂或更換起搏位置。
電極導線故障、電極脫位或電池耗竭根據具體原因采取更換或重新放置電極導線或更換起搏器即可。
不能感知可能為下列原因之***:
心內膜信號太小(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引起的暫時改變或心肌梗死或心肌病引起的局部心內膜***性改變):此時需提高感知靈敏度,或更換起搏位置。
電極脫位、故障或起搏器故障根據具體原因采取重新放置或更換電極導線或起搏器。
在現實中,很多患者對安裝起搏器感到擔憂和顧慮,其實安裝起搏器很安全,雖然前面列舉了不少的起搏器并發癥及故障,但是,其總體的發生率非常低,僅為1%左右。在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中,如果規范化治療并規律隨訪,對這些患者來說,獲益是遠遠大于其弊端的。因此大***對此產品應該保持積極和樂觀的態度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