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結核γ-干擾素ELISA試驗操作規程
牛結核γ-干擾素
ELISA試驗操作規程
SOP序號:REAL-011
編制人員:曹瑞
青島瑞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2014-01-01
牛結核γ-干擾素ELISA試驗操作規程
1. 簡介
1.1 適用范圍
本試驗用于檢測牛全血培養上清中的牛γ-干擾素,根據檢測牛PPD、禽PPD和PBS刺激全血后上清中γ-干擾素量的不同,從而判斷牛結核的感染情況。
1.2 試驗背景
牛γ-干擾素試驗是以刺激培養全血為基礎,檢測牛結核病的***種試驗方法。通常,感染分支桿菌的牛,其血液中的淋巴細胞能識別特異的分支桿菌抗原(包括結核菌素PPD),淋巴細胞識別分支桿菌抗原的過程涉及細胞因子的產生和釋放,γ-干擾素就是其中zui重要的***種。用結核菌素(PPD)刺激培養牛全血,全血中的T淋巴細胞就會識別PPD,發生細胞免疫反應,其中***個直接的表現就是產生并釋放γ-干擾素。γ-干擾素可用γ-干擾素特異的單克隆抗體夾心法檢測。
其它資料背景參考《牛γ-干擾素ELISA檢測試劑盒》的說明書。
2. 安全性
2.1 所有操作步驟都應符合當地的“危險物質控制規范”
2.2 此試驗存在***定風險,盡管風險比較小。陽性反應的上清中可能會含有分支桿菌,因此所有操作步驟都應遵循下面的操作規程。
3. 材料
3.1 試劑
牛γ-干擾素ELISA檢測試劑盒(青島瑞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滅菌的去離子水(溶解試劑盒內物質)。
3.2 試驗耗材
1ml與200μl吸頭(無菌)、生物安全口罩、高壓滅菌袋、乳膠手套、消毒劑、記號筆、吸水紙、便簽紙。
3.3 儀器設備
酶標儀(含450nm)、單道移液器(0-1000μl,0-200μl)、8-12多道移液器、移液槽、振蕩器、計時器。
4. 操作程序
4.1 試劑準備
4.1.1 ELISA板
未開封前,在室溫平衡至少1小時。
4.1.2 陰陽性對照
用無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溶解,確保完全溶解,溶解后的陰陽性對照可在2-8°C保存3個月。使用前恢復至室溫,并充分混勻。
4.1.3 洗液
使用前恢復至室溫,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20倍稀釋。
4.1.4 稀釋液
直接使用,使用前恢復至室溫,主要用于稀釋酶標結合物。
4.1.5 結合物
用稀釋液50倍稀釋,現用現配,適量配制。
ELISA板 | 結合物體積 | 稀釋液體積 |
1 | 200μl | 9.8ml |
2 | 400μl | 19.6ml |
3 | 600μl | 29.4ml |
4 | 800μl | 39.2ml |
5 | 1000μl | 49ml |
4.1.5 TMB
直接使用,使用前恢復至室溫。
4.1.6 終止液
直接使用,使用前恢復至室溫。
4.2注意事項
4.2.1 實驗前除結合物外,其它試劑與試驗樣品必須恢復至室溫。
4.2.2 試劑盒所有試劑需2-8℃保存,用完后應立即放回2-8℃保存。
4.2.3 用無菌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充分溶解凍干物質,溶解后平衡至少15分鐘,
使用前混勻。
4.2.4 待檢上清應先加到稀釋板,然后用8道或12道的移液器轉到ELISA板上,保證加入的上清孵育時間***致。
4.2.5 陰性和陽性γ-干擾素對照品和空白對照每次應加入到固定孔中,在第H行的10,11和12孔。
4.2.6 每個板條應做好標記,并適當固定板條,以防板條從板框中脫落,或防止脫落后板條順序混亂不清,對檢測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4.2.7 未用完的板條應放入含干燥劑的自封袋中2-8℃保存。如果保存得當可保存至有效期止。不可混用不同批次試劑盒的板條。
4.3 操作步驟
4.3.1 試驗前將所有試劑(除結合物)恢復至21°C +/- 3°C。
4.3.2 溶解凍干試劑,并平衡15 分鐘。
4.3.3 每孔加入100μL 待檢樣品(不需稀釋)和對照品(陽性、陰性和空白對照各***孔,陰性對照加入到H10孔,陽性對照加入到H11孔,空白對照H12孔)至相應孔中。在微量振蕩器上振蕩1min,徹底混勻。
4.3.4 封板,室溫(21±3℃)孵育1 小時。
4.3.5 洗滌4 次。洗液按配制方法制備,洗滌方法如下:迅速翻轉ELISA 板以倒空其內液體,避免孔與孔之間的液體混合,每孔中添加300 μl 的洗液,輕搖微
孔板,避免造成不同孔間的污染,迅速翻轉ELISA 板以倒空其內液體,重復操作3 次。第4 次洗滌完畢后,將酶標板放在干凈的濾紙上拍打幾次,盡量除去殘留的洗液。
4.3.6 每孔加入100μL 新鮮配制的酶標結合物,充分振蕩混勻。按表1 稀釋液稀釋酶標結合物。
4.3.7 封板,室溫(21±3℃)孵育1 小時。
4.3.8 洗滌4 次。洗滌方法同4.3.5。
4.3.9 每孔加入100μL 底物溶液(TMB),充分振蕩混合。
4.3.10 封板,21±3℃避光孵育10min。注釋:可根據顏色反應的強度延長或縮短孵育時間。
4.3.11 每孔加入50μL 終止液,輕輕搖動混勻。
4.3.12 終止后5min 內讀取OD450nm 的值。
5. 結果
結果包括分析試驗的有效性和試驗結果的分析。
試驗的有效性
5.1 陽性對照OD值>0.700 ,否則試驗視為失敗,需重新檢測。
5.2 陰性對照OD 值<0.150 ,否則試驗視為失敗,需重新檢測。
結果的解釋
當進行重復孔時,OD 值的計算需取平均值。
5.3 陽性=牛PPD-PBS≥0.1(OD值) 且牛PPD -禽PPD≥0.1(OD值)。
5.4 陰性=牛PPD-PBS<0.1(OD值) 或 牛PPD-禽PPD<0.1(OD值)。
5.5 任何的試驗偏差,不正常的組份(如加入TMB后出現沉淀),操作規程中描述的出錯等都應及時反饋給主管經理并出具書面報告。任何的偏差均可能會造成結果錯誤和不可信,因此應及時反饋通知,協商解決。
6. 參考文獻
[1] Wood PR, Rothel JS, McWaters PGD, Jones SL. 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bovine gamma interferon. Vet Immunol Immunopath, 25:37-46(1990).
[2] Wood PR, Corner LA, Plackett P. Development of a simple, rapid in vitro cellular assay for bovine tuberculos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IFN-γ:Res Vet Sci,49:46:49(1990).
[3] Wood PR, Corner LA, Rothel JS, Baldock C, Jones SL, Coisins DB, McCormick BS, Francis BR, Creeper J, Tweddle NE. Field comparison of the interferon-gamma assay and the 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for the diagnosis of bovine tuberculosis. Aust Vet J, 68:286-290(1991).
注:文章來源于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