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沙門菌血清鑒定的黑科技:實時熒光PCR技術的革命性應用!
沙門菌是***種較常見的食源性腸道致病菌,是腸桿菌科中***復雜的菌屬,其抗原結構主要由菌體抗原( O 抗原) 、鞭毛抗原( H 抗原) 及表面抗原( Vi 抗原等) 3 部分組成。根據各抗原組成的不同,可將沙門菌分為不同的血清型,目前已確認的有2600多種血清型,我***已檢出 300 余種。
由沙門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個世界性健康難題,對全球特別是發展中******構成嚴重威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具有嚴重危害或中等危害的食源性病原菌。
由不同血清型沙門菌引發的疾病類型會有所差異,沙門菌血清型的準確快速鑒定對暴發流行中的溯源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近看到***篇由王雅靜,管紅霞,沙丹等撰寫的專業論文《實時熒光PCR檢測技術在沙門菌血清鑒定中的應用》,研究對比實時熒光PCR法和傳統的玻片凝集法在實驗操作、檢測成本及靈敏度等方面的差異,了解實時熒光PCR 檢測技術在沙門菌血清分型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選取 2010—2015 年無錫市健康從業人員腸道分離得到的 144 株沙門菌,分別采用傳統玻片凝集法和實時熒光 PCR 法()進行血清分型,以前者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方法的***致性。 144 株沙門菌利用傳統玻片凝集法均可分型,共鑒定出 28 個型別。兩種方法鑒定結果***致的有 134 株菌,符合率為93. 06%,Kappa 值為 0. 68,具有高度***致性。 采用實時熒光 PCR 法鑒定沙門菌血清型,結果與金標準的玻片凝集法具有高度***致性。有10 株菌株檢測結果與玻片凝集法不***致,可能與致病菌自身部分待測基因環境或宿主的改變發生突變,進而基因組呈現多樣性有關。 4 種沙門菌優勢血清型兩種方法分型結果完全***致,且此血清型分布與 2017年無錫市食品行業從業人員沙門菌血清分布基本***致。 玻片凝集法VS實時熒光PCR法 玻片凝集法直觀且可靠性高,是目前公認的沙門菌血清分型金標準。但耗時長,操作過程復雜,需嘗試的血清診斷試劑較多,鑒定成本高,常要受制于試劑種類與質量優劣,且需多次誘導時具有***定鑒定難度。 部分粗糙型自凝性沙門菌利用玻片凝集法不能進行分型。個別情況下沙門菌的抗原與血清凝集反應程度較弱,對實驗人員經驗和操作水平要求高。 實時熒光PCR法是基于目標基因簇中特定區域或基因片段,操作簡單,不易出現差錯,對普通實驗人員來說從分離培養、提取核酸到檢測、記錄 Ct 值、確定血清分型***多僅需要 1 d,且常規的***塊 96 孔 PCR 板可以同時檢測 8 份樣本,極大縮短了檢測時間。 但實時熒光 PCR 法對***些不常見、存在交叉情況的血清型鑒定時,尚無法準確判斷沙門菌血清型。 實時熒光 PCR 法成本為 100 元/份,操作簡單,耗時僅 1 d; 玻片凝集法成本為 300 元/份,操作復雜,耗時 3~5 d。 如何選擇和應用此兩種方法?
實時熒光 PCR 法對沙門菌進行血清分型與玻片凝集法鑒定結果***致性高,且檢測時間較短,操作簡單。
1. 對于多數常見的沙門菌菌株的分型鑒定,采用實時熒光 PCR 檢測技術效果良好,尤其當檢測量較大時,檢測效率較高。
2. 對較不常見或血清型存在交叉的菌株,在實時熒光 PCR 法的基礎上,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凝集試驗,可省去逐***用血清試劑做凝集反應的繁瑣步驟,建議兩種方法聯合使用,可提高沙門菌血清分型檢測效率。
本來內容來源:王雅靜,管紅霞,沙丹,等.實時熒光PCR檢測技術在沙門菌血清鑒定中的應用[J].江蘇預防醫學,2023,34(01):105107.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23.01.032.
僅供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沙門氏菌血清鑒定產品系列
(文章來源于儀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