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目的
評估紡織品在不同溫濕度條件下經過多次循環后的耐久性表現,包括強度、顏色、尺寸穩定性等方面的變化。
二、測試設備
立式恒溫恒濕試驗箱:具備精確的溫濕度控制功能,溫度范圍為 -70℃至 150℃,濕度范圍為 20%RH 至 98%RH。
試驗機:用于測量紡織品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力學性能。
色差儀:檢測紡織品顏色的變化。
尺寸測量工具:如直尺、游標卡尺等,用于測量紡織品的尺寸。
三、測試樣品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各類紡織品,包括天然纖維(如棉、麻)、合成纖維(如聚酯纖維、尼龍)以及混紡纖維制成的織物。
四、測試步驟
將紡織品樣品在標準環境(溫度 20℃,相對濕度 65%)中放置 24 小時,使其達到平衡狀態。
溫度循環:從 -10℃至 60℃,每個循環周期為 8 小時。
濕度循環:從 30%RH 至 85%RH,每個循環周期為 8 小時。
進行 50 個完整的溫濕度循環。
在每 10 個循環結束后,取出部分樣品進行以下測試:
力學性能測試:使用試驗機測量紡織品的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與初始值對比。
顏色變化測試:使用色差儀測量紡織品的顏色參數(如 L*、a*、b*值),計算色差,評估顏色穩定性。
尺寸穩定性測試:使用尺寸測量工具測量紡織品的長度、寬度等尺寸,計算尺寸變化率。
五、數據記錄與分析
詳細記錄每次測試的性能數據,包括力學性能數值、色差數據、尺寸變化率等。
繪制性能指標隨循環次數的變化曲線,分析紡織品耐久性的變化趨勢。
六、結果評估
根據測試數據,評估紡織品在溫濕度循環條件下的耐久性表現。
確定紡織品能夠保持良好性能的循環次數范圍。
七、注意事項
測試過程中,確保試驗箱的溫濕度控制精度,定期進行校準。
每次取出和放回樣品時,操作應迅速,盡量減少環境變化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對同***樣品進行多次測試時,應選擇不同部位,以避免局部損傷對結果的干擾。
(文章來源于儀器網)
(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