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顏色測量】典型配置、硬件說明、軟件操作
圖5. RPH 反射探頭支架圖
注意:當使用反射探頭進行暗測量時,***好擋住燈光或將發光探頭伸到光線弱的地方進行暗測量。若直接將燈關閉后再打開,將擾亂燈的熱平衡,這需要額外的預熱時間和新的標準測定。
圖 7 反射探頭端口示意圖
(說明:光纖連接口“S”用于測量樣品表面的反射率或顏色;光纖連接口“R”用于收光或監測積分球的內置鹵鎢光源。)
02
硬件操作
【QR 探頭反射顏色測量硬件操作】
搭建 QR 探頭反射顏色測量系統,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將 QR 探頭的光纖***端與光譜儀連接,另***端與 HL-2000-FHSA 光源相連;
2)將 QR 探頭插入 RPH-1 支架的 45°端口,調整探頭尖到樣品的距離;
3)通過 USB 數據線連接光譜儀至 PC 端;
4)用電源線連接光源和市電插座(注意選擇帶地線的***標電源線和市電插座);
圖 11 ISP 積分球反射顏色測量系統實物圖
注意:對待測物進行反射顏色測量時,測試條件與參照物的測試條件應保持***致。
03
軟件操作
從歡迎界面或者點擊圖標 創建新的光譜應用,在光譜應用向導中點擊顏色測量向導圖標
;
輻射顏色測量:需要進行(絕對或相對)輻射校正。請根據具體需求,在下列窗口選擇絕對輻射測量或相對輻射測量。
反射顏色測量:不需要輻射校正,但需要參考光譜。在相同的光學系統配置下,完成對參考樣品的測量,替換測試樣品時需保持同***測量位置。本文以反射顏色測量為例。
3. 調整好硬件配置后,在軟件中設置數據采集參數,包括積分時間(integration time)、平均次數(average)和滑動平均(boxcar)。用戶可根據光源的強度,調節積分時間和平均次數等參數,勾選 “暗噪聲校準”和“非線性校準”功能。注意參考光譜測量和樣品測量時的參數設置應相同。設置完成,光譜將顯示在右側譜圖界面,點擊“下***步”按鈕。
積分時間:積分時間是檢測器在將累積的電荷通過A/D轉換器加工之前,被允許收集光子的時間長度。***小積分時間是設備支持的***短積分時間,它取決于檢測器讀出所有像素信息的快慢,積分時間與數據傳輸速度是不同的概念。 平均次數:光譜被顯示到軟件里之前會采集多次,然后取平均。 滑動平均:平滑是***種可以應用于光譜的空間平均。該過程通過平均相鄰像素點的值來消除噪聲,因此它會以犧牲光學分辨率為代價來提高信噪比。空間平均在光譜相對平坦以及相近像元變化較小的情 況下使用是非常有效的,但由此產生是分辨率的損失會使得尖銳的光譜特征峰難以分辨。當應用空間平均時,信噪比會以像元平均的平方根為基數進行提高。請注意,在海洋光學軟件中,平滑寬度的值 是指所有像元以中間為基準靠左或靠右的像元和的平均數。平滑值是4實際上是將9個像元***起平均(4個靠左像元+1個中心像元+4個靠右像元),信噪比將以3為倍數增加。同樣的,平滑值是2(5個像元)將使信噪比以2.2為倍數增加,平滑值是0(1個像元),信噪比以1為倍數增加(因此光譜不改 變)。 暗噪聲校準:海洋光學的大部分光譜儀都有自帶的遮光像元。暗噪聲校準會用當前光譜讀數減去遮光像元的讀書,以排除溫飄等系統性影響。 非線性校準:光譜儀出廠前已完成。如無特殊需求,請默認勾選。
觸發模式:請參考海洋網站的相關文檔。如無特殊需求,可保持默認設置不變。
CIE XYZ、CIE L*a*b*、CIE uv、CIE u'v'w'或 Hunter Lab 色彩空間。
相關色溫(CCT):當某***種光源的色品與某***溫度下的黑體的色品***接近,或者說在均勻色品圖上的色差距離***小時黑體的溫度。 顯色指數(CRI):光源顯色性的度量。以被測光源下與參考光源下物體顏色的相符程度表示。 白度和色彩:基于目視感知而判斷反射物體所能“顯白的程度”,術語上稱之為白度。與其他顏色***樣,白色也是三維空間的量,大多數色覺正常的觀察者可以將***定范圍內的光反射比、色飽和度和主波長不同的白色,按其白度的高低排成***維的白度序列,從而進行定量的評價。 主波長和純度:顏色的色品除用色品坐標表示外,CIE還推薦用主波長和純度來表示。***種顏色S的主波長,指***種單色光刺激的波長,這種單色光刺激按***定比例與***種規定的無彩色刺激相加混合,能匹配出顏色S。這種無彩色刺激在色 品圖上的位置稱為白點。色純度是指樣品的顏色同主波長光譜色接近的程度。色 純度有興奮純度和色度純度兩種表示法。 色品圖:***個單位顏色的色品只決定于三原色的刺激值各自在R+G+B總量中的 相對比例,即色品坐標,以色品坐標表示的平面圖稱為色品圖。
觀測者視場的選擇。2°和10°視場角:在色度學的研究中,CIE 1931 標準色度觀察者的數據適用于2°視場的中央視覺觀察條件(視場在 1°~4°范圍內),主要是中央凹錐狀細胞起作用。10°視場角是為了適應大視場顏色測量的需要。1964 年,CIE 規定了***組 10°視場的“CIE 1964 補充標準色度觀察者數據”。現有研究表明,人眼用于小視場觀察顏色時,辨別顏色差異的能力較低。當觀察視場從2°增大至10°時,顏色匹配的精度隨之提高。但視場再進***步增大,顏色匹配精度就難以再提高了。 發光體的選擇。物體的顏色與照明光源有密切關系,同***物體在不同的光源照明下會得到不同結果,為了統***顏色的評價標準和進行色度計算,CIE 推薦了標準照明體—由相對光譜功率分布來定義。包括:標準照明體 A、C、D65、D55、D75。自然光下,請選擇 D65 發光體。下圖分別以 10°視場角時,發光體A與發光體C為例。
1)移走參考樣品,將被測樣品置于相同的位置,保持軟件的參數設置不變,開始數據測量。
2)放置被測樣品之后,用戶可在上側視圖窗口查看被測樣品光譜的實時測量曲線,而下側視圖窗口為反射率實時測量曲線。圖譜窗口右側為色品圖。點擊“以 表格形式查看結果”,即可查看全譜數據表,表中的數據可復制后粘貼到 Excel 或 txt。
3)點擊“反射表”,可查看您在“Color Setup”窗口中勾選的顏色參數。表中的數據可復制后粘貼到 Excel 或txt。
8. 數據保存
: 單步采集光譜數據,單次采集后停止,點擊運行,可繼續采集。
: 暫停采集光譜數據,終結采集過程。
2) 點擊圖標進行數據保存的設置,包括數據保存格式、路徑、保存方式等。點擊“應用”按鈕確認配置,之后點擊“退出”按鈕關閉對話框。
3)點擊啟動設置,該按鈕變紅,表明保存工作正在進行。如果需要停止保存,請再次點擊該按鈕;
(文章來源于儀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