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復雜白內障手術中的可視化
術中 OCT 和 3D 可視化
如何支持標準和復雜的白內障手術過程
白內障手術是***常見的眼科手術。為了滿足白內障手術的需要,Ozana Moraru 博士使用了 Leica Microsystems 的 M844 顯微鏡和 EnFocus 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OCT) 以及 3D 可視化系統。在本案例研究中,她介紹了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如何為標準和復雜的白內障手術病例提供有用信息。
關于案例研究
學習要點
了解在標準白內障手術和復雜白內障手術過程中,利用三維可視化系統設置術中 OCT 的多種選擇。
了解多個臨床案例以及如何克服復雜白內障手術的術中并發癥。
了解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的作用,尤其是在觀察后囊位置、檢查是否有后彈力層脫離以及評估黃斑方面。
***個臨床病例:
標準白內障手術和標準超聲乳化術
在這個標準白內障病例中,手術計劃是采用 2.2 毫米切口進行標準超聲乳化手術。在這種情況下,莫拉魯醫生使用雙目鏡 M844 顯微鏡觀察系統或 3D 可視化系統。
這樣,外科醫生就有了三種可視化選擇:位于外科醫生面前的術中 OCT 屏幕、三維可視化屏幕上的畫中畫視圖或通過分屏或兩個不同屏幕獲得的雙重圖像。
這為白內障手術教學以及科學研究提供了眾多優勢,有助于觀察傷口結構、超聲乳化刀尖位置、前房深度波動、懸韌帶功能等。
在非常規或復雜的白內障手術病例中,如無紅色反射的成熟白內障、后極性白內障、后囊破裂(伴有或不伴有晶核/晶狀體脫落)、晶狀體破裂、晶狀體半脫位、小瞳孔和術中虹膜松弛綜合癥(IFIS)等,增強可視化也很有價值。
在***個瞳孔相對較小的成熟期白內障病例中,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畫中畫圖像有助于觀察后囊的位置。
圖 1:Ozana Moraru 博士使用 Leica Microsystems 的 M844 顯微鏡和 EnFocus 術中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圖片由 Ozana Moraru 博士提供。
第二個臨床病例:
晚期白內障手術和復雜超聲乳化術
在這個病例中,***名 62 歲的男性患者右眼患有晚期白內障,視力為手指粗細。他的眼部沒有其他異常病變。手術計劃是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體(PC-IOL)前使用標準切口超聲乳化術。
然而,手術過程中出現了并發癥。在手術的***后階段,外科醫生在試圖注水密封切口時,發現了***條略微彎曲的奇怪細線,他認為這可能是意外的后彈力層脫落。
(文章來源于儀器網)